1.单克隆抗体主要有5种类型(IgA、IgD、IgE、IgG、IgM)。其中IgG型抗体因具有较长的体内半衰期并且能与人体免疫系统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2.IgG相对分子量约为150KDa,IgA相对分子量约为160KDa,IgM相对分子量约为190KDa,IgD相对分子量约为184KDa,IgE相对分子量约为196KDa。
欢迎来到山东蓝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0543-32028001.单克隆抗体主要有5种类型(IgA、IgD、IgE、IgG、IgM)。其中IgG型抗体因具有较长的体内半衰期并且能与人体免疫系统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2.IgG相对分子量约为150KDa,IgA相对分子量约为160KDa,IgM相对分子量约为190KDa,IgD相对分子量约为184KDa,IgE相对分子量约为196KDa。
地塞米松的临床应用:地塞米松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它的抗炎、抗过敏和抗毒作用较泼尼松(中效)更强;水钠潴留副作用更小,适合短期使用(长期应用可导致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可用于其他糖皮质激素反应不佳或无效的场合。1.过敏性休克在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过程中,首先是肾上腺素,其次便是扩容和激素。而在激素选择地塞米松或是甲强龙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甲强龙起效时间快,而地米起效时间慢,应选择甲强龙,但临床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却是地米,关于原因有几种说法:(1)甲强龙属外源性激素,中效弱效,但...
T2-毒素是一种主要由镰刀菌属三线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梨孢镰刀菌、粉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雪腐镰刀菌等的特定菌株所产生的霉菌毒素。T2-毒素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毒性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1974年(FAO)和(WHO)在日内瓦的会议上,把T2-毒素素列为危险的天然污染源之一。T2-毒素具有致畸性和弱致癌性,主要损伤动物机体的造血器官(抑制骨髓和脾的再生造血功能)、免疫器官(降低免疫功能)、消化系统(引起消化道出血坏死)、神经系统及生殖系统等。T2-毒素在不同谷物中都可...
伏马毒素是谷物中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之一,是一类由不同的多氢醇和丙三羧酸组成的结构类似的双酯化合物。1988年,科学家Gelderblom等从串珠镰刀菌培养液中分离出伏马菌素。随后,Laurent等又从伏马菌素中分离出伏马毒素B1(FB1)和伏马毒素B2(FB2)。迄今为止,研究发现的伏马毒素型均为多氢醇和丙三羧酸组成双醋类化合物,目前已有28种伏马毒素类似物,其中以FB1较为常见,约占70%以上,并且其毒性强,能对多种动物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伏马毒素是热稳定、水溶性毒素,在...
黄曲霉毒素(AFT)是由一类化学结构相似的毒素组成,目前明确结构的黄曲霉毒素共有20多重,按照紫外光下荧光颜色、及其结构等的不同分别进行命名。常见的有B1、B2、G1、G1、M1、M2、P1、Q等。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学物质中致癌性强的一种。B1对包括人和若干动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在天然食物中以黄曲霉毒素B1为多见,危害性也强,国家质检总局规定黄曲霉毒素B1是大部分食品的必检项目之一。黄曲霉毒素能溶于多种极性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乙醇、丙醇、...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纯绿青霉以及疣孢青霉等产生的霉菌毒素,对肝脏、肾脏具有较强的毒性。广泛存在于饲料以及饲料原料中,被采食后积蓄在动物体内,对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赭曲霉毒素分为A和B两种类型,其中以赭曲霉毒素A(OTA)毒性大。OTA具有较强的肾毒性、肝毒性、免疫毒性等,家畜家禽急性中毒表现为肾病、肠炎脂肪肝、淋巴结坏死、免疫抑制以及其他病理症状。目前,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体现在抑制肿瘤生存的关键分子、激活针对肿瘤的免疫固有性和适应性、抗体偶联细胞毒药物三个方...